10月2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2019年前三季度河南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王作成发布了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据介绍,前三季度河南省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符合年初预期,为决胜四季度、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企业利润、贷款余额等反映质量效益的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更加坚定了河南实现全年目标的信心。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4%,与去年同期持平,处于7%—7.5%年度预期目标区间范围之内,增长速度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粮食总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需求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4位;河南进出口总值达3667.2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总量居中部六省第1位。金融支撑有力。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7%,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1位;较年初增加6497亿元,同比多增1560亿元。物价总体稳定。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低于3%左右的年度控制目标。就业平稳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02.8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93.5%。失业人员再就业27.4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8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06万人,新增返乡下乡就业17.18万人、总量累计141.3万人。
结构调整持续深化。全面贯彻落实“八字方针”,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目标的转型发展攻坚成效初显。工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五大产业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达43.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热轧窄钢带、热轧薄板分别增长135.6%、26.1%,铝板材、铝型材分别增长18.2%、14.8%,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102.2%、49.6%。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林果、优质草畜占比持续提高,强筋、弱筋小麦发展到1204万亩,优质花生扩大到2300万亩,两者面积均居全国第1位,禽蛋奶类产量和蔬菜林果面积稳定增加,预计全年水果产量达到930万吨。需求结构不断升级。
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前三季度分别增长7.5%、5.7%,比上半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4.6%,占工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消费渠道加快拓展,河南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3.1%,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3%、持续高于城镇市场;河南外贸中产业链较长、增值率较高的河南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7.2%,占同期河南外贸总值的比重达39.7%。组织结构持续优化。通过三年国企改革攻坚,1124家“僵尸企业”得到妥善处置,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竞争力明显增强,前三季度省管企业利润增长18.6%,同比提高16.8个百分点。
质量效益继续改善。财税增长,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4%,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其中税收收入增长6.6%,扣除减税因素同口径分别增长16%和18%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0.8%,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超过75%。企业增效。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2%、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盈利面达80%。居民增收。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其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高于城镇居民增速2.2个百分点。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发展潜力持续释放,企业应变能力增强。在稳外贸增外资促外经政策引导下,河南外贸企业加快市场结构、产能结构、品种结构调整。
前三季度河南省外贸企业中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8007家、同比增加971家,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合作潜力持续释放,河南外贸进出口分别增长14.4%、7.7%、16.7%和11.8%;市场主体活力彰显。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营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前8个月全省实现减税降费564亿元,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均达到90%以上,“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超过77%,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6.19万户、增长23.4%,其中新登记各类企业31.25万户、增长24.4%,日均新登记企业达到1145户。创新发展能力提高。
通过大力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机构,促进科技与金融、军工与民用、国家与地方、产业与院所融合,大力实施“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前三季度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同比分别提高3.8个和0.6个百分点。
三大攻坚扎实推进。重点领域风险总体可控。持续开展P2P网络风险整治,实现P2P网贷机构数量、借贷余额和投资人数“三下降”。
分类分企化解债券违约风险,继续保持债券兑付“零违约”。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级制度,有效化解个别市(县)债务风险突出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加大。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各项政策有效落实,前三季度全省扶贫小额贷款累计发放25.6亿元,实施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产业扶贫项目6645个,拟退出的14个贫困县脱贫工作进展顺利。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启动三散污染专项治理,新关停煤电机组24.8万千瓦,完成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项目1.85万个,完成“双替代”取暖133万户,5月份以来全省PM2.5月均浓度连续5个月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