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1月24日电 跨境电商落户自贸区,便捷企业开展各类业务;保税货物运至中心城区展示,助力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允许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一并存放,大幅降低跨境电商等企业成本……自2015年挂牌以来,广东自贸试验区不断推行创新制度,促进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贸易总值2314亿元,同比增长22.9%。进出口贸易数据的背后,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积极探索。
跨境电商等企业“双十一”过后,工人在机器的协助下分拣、装箱,整个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得益于“先放行入区、后理货确认”制度,跨境电商等企业可待理货完成后再申报修改报关单,免去了在口岸理货、重复装卸等频繁操作的成本。
今年‘双十一’活动期间南沙海淘仓的出库量达67万单,相比于去年不到49万单的出货量,有了明显提升。”
海淘日常用品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拓展进口渠道,打造个性化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的购物需求。
多种联合担保模式减轻了财务成本,帮助企业省出了至少几百万资金。”
对于进出口贸易环境要求较高的产品,进出口贸易流通环节越便捷,进出口贸易产品质量越能得到保障。红酒便属于这类产品。
在国内消费者感受制度创新带来的多元消费体验的同时,国外消费者同样可享中国新业态发展带来的便利。
随着国际中转分拨集拼中心落户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企业可将待出口的国内货物与国际中转货物按流向完成拼箱,再通过海上、空中通道送至全球。
近五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所在海关先后推出的一系列创新措施吸引了大批跨境电商等企业入驻。海关注册企业从2015年初的2000多家,增长到今年9月的1.3万家,增长了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