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开店
关税减免助力企业出口"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2020-01-14
来源:海关总署
1548
用手机看

“凭借日照海关签发的原产地证书,我们发往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的钢材,可以享受自贸协定关税优惠1.4亿元,带动公司2019年出口贸易增长6.4%。”谈及2019年公司出口贸易业绩,日钢集团销售业务部门助理副总经理袁文浩表示,在国际贸易日趋复杂的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更让袁文浩满意的是自贸协定关税优惠,一份份薄薄的证书就相当于一张沉甸甸的“纸黄金”。

日钢集团是我国十大民营钢铁企业之一,每年钢产量近1500万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公司积极抢抓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等机遇,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公司出口东盟地区国家的钢材,凭借原产地证书,在上述国家进口通关时可以享受到零关税。“要知道,如果没有这些证书,这些钢材的进口关税率在1%-10%之间。”袁文浩坦言,说证书就是税款,就是钞票,一点也不过分。

随着“一带一路”市场逐渐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将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实施自贸区战略相叠加,青岛海关根据关区特色,趟出了一条依托原产地规则实施和签证管理职能,提升企业利用自贸协定优惠政策勇闯“一带一路”市场的大道。

原产地证书既是“纸黄金”,就意味着关税减免,如何让企业知晓这一政策、利用这一政策,进而降低贸易成本、拓展国际市场、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间贸易规模,便是海关工作的重点。

为让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能享受到政策优惠,青岛海关提高了宣讲针对性。2019年以来,海关与地方商务部门联合举办宣讲会25场,培训3300多人次,并以自贸政策推介为切入点,指导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中资中程菲律宾风光一体等“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利用自贸协定关税优惠节约境外投资成本,带动国产装备和零配件扩大出口贸易。

为让企业使用原产地证书通关时更加便利,青岛海关不断优化服务,加强海关国际间合作通联,为企业解决物流、贸易“通而不畅”问题。我国于2019年8月生效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部分成员国在实施方式、过渡期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山推进出口有限公司贸易出口至柬埔寨的一批挖掘机为此无法享惠通关,了解情况后,青岛海关启动三级响应机制,多方协调解决企业用证问题,企业顺利通关并享受柬方关税优惠3万余元。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海关共为29.1万批对“一带一路”沿线出口贸易货物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货值123.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3%和9.4%,企业可享受国外关税优惠约3.7亿美元。

原产地不仅是海关确定关税税率的三大要素之一,也是各国实施动植物检疫等非关税措施的重要依据。

位于济宁的山东如意集团就曾因转口分销保税棉花无法出具原产地证明而陷入两难境地。企业从美国、西非和巴西等原产地采购棉花集中存放青岛保税仓库,然后分销至东南亚等地区。棉花未在国内加工,无法申请中国原产地证;而进口棉花时的原产地证书显示进口国为中国,无法满足东南亚国家检疫需要。

针对企业贸易新模式,青岛海关积极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中转货物来源证明制度,通过为企业出具《转口证明书》来证明国际中转货物的初始原产地,顺利打通了贸易梗阻。仅2019年,青岛海关就累计为169批转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货物签发了《转口证明书》,货物总额6亿余元。

(赵广英 谷雨 于飞/文)

上一篇:暂无上一篇
下一篇:暂无下一篇
  • 我要开店
  • 在线咨询
  • 活动日历
  • 获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