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出口如履薄冰 中国外贸企业展开“花式自救”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晓喻北京报道】尽管3月中国出口比前两个月明显回暖,但外贸企业仍然忧心忡忡:最艰难的日子还远未结束。“国内市场是打疫情‘上半场’,国外市场打‘下半场’,但我们外贸企业要打全场,什么时候能打完还不好说。”一位纺织服装企业负责人说。
出口“乍暖还寒”
据官方数据,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中国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1.4%,但3月当月出口降幅已收窄到3.5%,有好转迹象。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称,3月中国出口回暖主要是因为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带动外贸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出口供应能力提升。
但单月好转并不代表外贸企业从此“否极泰来”。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3月起欧美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开始升级,疫情对企业、居民正常生产生活也造成冲击,外需所受影响将进一步体现。
事实上,因欧美疫情骤然恶化,中国企业承接的大批欧美订单已经被延期或取消,争取新订单也非常困难。一项针对230多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减少”已成为困扰当前中国外贸企业的最大难题。
“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受冲击尤其严重。中国商务部此前称,中国加工贸易正面临“双向挤压”,一方面主要贸易伙伴几乎全部发生疫情,国际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受阻,进口原材料、零配件存在困难,相关国家零配件的供应能力明显下降。
突围“八仙过海”
不过,一些反应快的企业已经找到了突围之道。
“想想自己宅在家买了什么,就会知道同样宅在家的外国人现在需要什么。”一家汽车配件企业负责人说。最近,他发现欧美对健身器材的需求大增,准备从中“找找商机”。
据某大平台数据,疫情期间美国网络摄像头、电脑屏幕和支架、移动无线热点设备和路由器热销,染发剂、美甲护理、理发器等日用品增幅也翻了一番还多,健身设备、瑜伽和普拉提用品、有氧运动器材销售额是2019年同期的三倍以上。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都给中国外贸企业提供了新机遇。
有些则把目光瞄向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全新的外贸发展模式,跨境电商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突出亮点,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1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是同期中国外贸增速的10倍以上。
2008年金融危机时,跨境电商就在传统出口受阻之际走红。如今疫情之下,跨境电商再次迎来井喷式发展。据官方数据,一季度福建企业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7.7倍;市场采购出口增长2.1倍;在湖南,一季度跨境电商预计完成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在四川,成都国际铁路港跨境电商交易量已达106万单,同比增长近21倍,其中70%都是出口订单。
杭州一家医疗保健用品公司负责人说,得益于阿里巴巴国际站的线上扶持,该公司疫情期间线上询盘量增长了10倍,外贸订单同比增加八成。
为进一步鼓励跨境电商发展,中国日前已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增加到105个,在综试区内对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一系列政策“红包”下,预计将有更多外贸企业转战线上,熬过疫情带来的“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