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次了,年初涨了一次,计入了体积重;燃油费涨了一次;旺季涨了一次......
10 月 16 日一早,不少卖家查看亚马逊后台都发现 FBA 派送费都提高了,最高的增加了 1.05 美元,少的也有 0.53 美元。
图片来源于知无不言
该卖家难过的写道:“今年那么难了,为啥什么都要卖家承担,对于利润本来就微薄的中小卖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涨价又不敢,大家有啥好办法么?”
已生效,亚马逊假日高峰配送费
自2022 年 10 月 15 日至 2023 年 1 月 14 日,亚马逊将对主要亚马逊物流商品(服装除外)、服装和危险品收取高峰期配送费用。
高峰期配送费用不适用于亚马逊物流轻小商品计划。
2023 年 1 月 15 日,亚马逊物流配送费用将恢复为非高峰期费率。
从上面两张图也可以看出,平均每件商品的假日销售旺季配送费用 0.35 美金。
在 8 月 17 日,亚马逊美国站发布一则公告,指出在 2022 年 10 月 15 日至 2023 年 1 月 14 日期间,将针对美国和加拿大所有多渠道配送订单收取假日高峰期配送费用。
使用 FBA 的卖家,必须为每件商品额外支付 0.35 美元。
虽然亚马逊一再强调,此次变更后,亚马逊的配送费用仍然比其他主要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平均便宜了 30%;在同等水平的隔日达配送方式中,亚马逊的配送费用平均便宜 70%。
但在白热化的竞争背景下,产品售价持续内卷,现在还要承担不断上涨的成本费,不少卖家已是无力承担:
“这个 FBA 费用今年都涨了好多次了,实在伤不起。好几款产品因为 FBA fee 涨的太猛,直接利润为负数了,只好放弃了。北美站配送费越来越高,太难了。”一位卖家感慨道。
可以说,利润绝对是跨境人今年最核心的关键词。
如何守住利润?
为了保住所剩不多的利润,有卖家指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产品售价。
“挑小部分有涨价空间的产品涨价吧,拉一下整体利润也好。
只能从自身产品压缩一下成本/涨价咯。
我的产品 FBA 涨了 0.21 的运费,我直接涨了 3 毛的价格。
你割我,我直接割买家。”
大家一起涨价好不好???大家一起涨价好不好???大家一起涨价好不好???虽说一起涨价的呼声不断高涨,但还是架不住不少卖家低价内卷。
如同一位卖家所言:“想涨价不容易哦,你卖 20 刀,你的竞争对手低价清仓,卖 15 刀,还敢涨价,不涨价都没什么单,涨价就更加难了。”
低价内卷之下,卖家们可以只能从自身出发,看能不能提升利润点。
一方面压缩成本,能优化包装的就优化一下,尽量扁平化;另外一方面,建议大家这几天最好再核算一遍产品的利润情况,慢慢少量提价,观察销量和排名变化。
除了优化包装体积重量和慢慢少量提价之外,也有卖家认为可以从底下两点入手:
开发的过程中做足差异化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涨价,甚至跟着对手降价的原因是大家的产品都过于雷同了。
所以现在我们开发的时候要求一定要满足别人满足不了的客户需求。
比如开模,不再是为了外观不同而不同了,这个模一定是要满足了别人满足不了的客户需求才开。
实际测试下来,确实可以比对手多卖 10% 的价格。
毫无疑问开发很消耗时间,但是总比开发出一堆上架就清货,三个月还在烧钱的产品好吧。
这个需求可能受众范围很小,但是可以尝试去满足,看中定价权和利润率而不是销售额和利润额。
避开 10-12 月热卖的产品
很多旺季赛道真的有点拥挤,小卖家扛不住吴三柜。
我们开发可以优先选择常年能卖的产品,这样全年分摊下来这个费用就会被消化一部分了。
为了利润挠破头的卖家们,既然无法改变配送费上涨的事实,就从包装、产品竞争力、价格等方面找找突破口吧。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 VRF 协议。
——此文章转载于互联网,文中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