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开店

Temu卖家的矛盾:流量暴涨的卖家一边抱怨一边咬牙补货

暴涨的流量,对Temu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意味着GMV大涨。据YipitData 的数据,在截至今年 1月29 日的一周内,Temu的GMV达到 4600 万美元。在超级碗广告的加持下,将使GMV攀升更高的一个波峰。

第二、Temu的狂飙突进,让更多卖家尝到了甜头。

一位在亚马逊上受挫的卖家试着在Temu清货,原本不抱太大的希望,结果迅速清掉了,卖家不得不找工厂追加订单。

在去年年末,像这种“原本不抱希望而最后被吸引继续经营”的卖家迅速增多起来。像有棵树、易佰网络、联想、彩妆品牌NOVO这样的大卖家和品牌,也纷纷入驻开店。

然而,这一良好的情况在春节期间出现了不愉快的插曲。

在今年春节期间直至2月初,Temu悄无声息地将卖家的商品降价了,为此,伤害了一批卖家。

在《蓝海亿观egainnews》拼多多交流群里,卖家们抱怨称,自己的商品被Temu强制降价,是正月初六下调的,幅度达到了20%。那个时候大家都在春节休假中,一般不会去后台看通知。

图/《蓝海亿观egainnews》拼多多交流群

原本价格很低,在大幅度调价之后,一些卖家完全没有利润了,现在Temu天天短信催补货,但卖家们决定不补货了。

图/《蓝海亿观egainnews》拼多多交流群

受到Temu悄悄降价的卖家越来越多,他们的怨气也越来越重。

Temu为何突然降价呢?

观察人士分析称,Temu在前端一直维持低价,为此,补贴了大量真金白银。如今,Temu已经站稳基本脚跟,卖家基数也较为庞大了,它还想继续往上走,那么,就需要在添一把火,让价格继续低到突破美国人认知的程度。然而,这一成本要卖家来买单。

这对于没有工厂的贸易型卖家来说,是一个灾难。随着Temu的政策收紧,会”死掉”一大批中间卖家。

对于工厂型卖家来说,突然降价,也将导致利润变薄,然而,工厂型卖家依托自己的供应链,虽然利润变薄,但“薄利多销”,看在订单量还不错的面上,虽然偶尔会抱怨,但依然在骂骂咧咧中咬牙坚持补货。

而对于善于应变的工厂型卖家来说,Temu极低的价格,也没有吓到他们。因为,他们善于依托自己的供应链有时,根据Temu平台用户的特点,去“定制仅适合”于Temu销售的产品。

据透露,这些工厂型卖家每天可以出4000-5000单,甚至2-3万单。

或许,他们才是Temu平台上未来的“笑到最后的人”。(亿观分析组)

——此文章转载于互联网,文中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阿里巴巴国际站

阿里巴巴国际站成立于1999年,是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一个业务板块,现已成为全球数字化出海服务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累计服务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600万活跃企业买家,近三年支付买家的复合增长超过100%。

阿里巴巴国际站致力于让所有的中小企业成为跨国公司。打造更公平、绿色、可持续的贸易规则。提供更简单、可信、有保障的生意平台。它始终以创新技术为内核,高效链接生意全链路,用数字能力普惠广大外贸中小企业,加速全球贸易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国际站将赋能全球3000万活跃中小企业,实现全面无纸化出口、货通全球。

  • 我要开店
  • 在线咨询
  • 活动日历
  • 获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