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卖家都重点布局的亚马逊,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不再是缺乏SKU,缺乏优质产品,缺乏listing数量的新兴时期。
为了提高平台体验,亚马逊必然要精简listing,精简店铺数量,让更多种类、更多层次的产品出现在平台上,而不是更多卖家去竞争几个品类。
亚马逊等平台虽然没有明文禁止大卖家,以数量较多的子公司开设多个店铺,用于多品牌经营。但不排除所有店铺在披露之后,亚马逊为了维护平台生态而强制关店的情况。
事实上,对于代持第三方店铺的风险,早在去年3月曾经爆发过一次,当时,有不少卖家收到亚马逊要在7日内进行,视频验证店铺法人的邮件。如果认证不通过,将暂停卖家销售权限。
某个多帐号运营的卖家三天内收到了近100封邮件。甚至有公司所在的整栋办公楼的卖家,都遭遇到了视频验证。
视频验证对多帐号运营的卖家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因为视频验证需要注册帐号所使用的,营业执照上的法人代表配合。对于易佰网络、有棵树、赛维这种大公司来说,说服与其签订店铺代持协议的第三方人员,配合视频认证,难度不大。但若联系不上注册的法人,也存在一定风险。
而有些卖家因为是通过某种渠道买来的账户,就没有那么容易蒙混过关了,结果被发现一波卖家批量造假证件,被警方逮捕。
结果是钱花了,网店也被注销了,人也失去了自由,得不偿失。
还有去年4月份以来延续至今的,亚马逊针对多账户卖家发起的一波又一波的扫号行动,都在说明,大铺货模式已经不是亚马逊所支持的模式了。
亚马逊希望更多精品店铺出现在平台上,要达到这个目的,势必要对多店铺运营进行打击。
合规化,精品化的运营模式可能是下一阶段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正在IPO路上的大卖家、或是已经进入资本怀抱的大卖,抑或是普通的中小卖家,或许都要重新审视自己此前的运营之路。(文/亿观分析报道组)
——此文章转载于互联网,文中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