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开店

重点产业链培育、项目招引、科技创新……2022年盐城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解读来了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1月7日,盐城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新闻发布会。会上,重点解读关于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激励政策、全市产业项目招引等政策具体实施细则,并对支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行详细阐述。

聚力打造23条产业链,

做大做强产业竞争力

在《盐城市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聚力打造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5条规模较大、龙头突出的地标性产业链,着力发展车联网、石油机械、化学药、粮油果蔬加工等8条发展特色显著、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培育突破光电显示、集成电路等10条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潜力产业链,形成“5+8+10”产业链梯次培育格局,进一步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强化优势环节,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布局、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行动计划》明确了重点产业链培育发展目标,即:围绕规模实力、创新能力、数字智造、品牌影响力四个方面,力争通过四年培育,到2025年,23条产业链全部超百亿元,总体规模超8000亿元。不锈钢、晶硅光伏、动力电池3条产业链超千亿级,风电装备、精密结构件2条产业链超500亿。引进和培育一批头部企业,晶硅光伏、风电装备力争60%的头部企业落户盐城,电池片、组件出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10%,动力电池产能突破200GWh。培育一批地标性产业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全国高品质不锈钢制品生产制造基地、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级环保装备产业基地、长三角北翼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

聚焦产业项目招引短板,

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为聚力重大项目突破,建强现代产业体系,盐城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产业项目招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盐城产业项目招引的短板弱项,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精准提出系列对策举措,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意见》共分为十个方面,其中提出,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按照1亿元、10亿元、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5个规模层次,分别下达各板块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其中,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黄海新区两个战略空间以及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高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园区要在100亿元以上项目招引上勇挑重担。

在优化招商管理机制方面,为避免各板块招商引资“内卷”,《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两大机制。一是联合评审机制,对拟招引落户的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由市分管领导牵头组织联合评审,严把项目准入关口;二是利益分享机制,对本地无法承载或不符合当地产业功能定位的项目,鼓励跨区域流动,由项目首谈引进地和注册落户地在税收和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成果统计等方面实行分享。同时,要围绕23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

强化科创引领,

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为推动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创新发展,盐城依据国家、省最新科技创新政策,对标长三角27座城市科技创新情况,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以下简称《激励政策》)。

该《激励政策》共七章二十条,在具体内容安排上,具有明显的特点: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建立市级科技项目体系,加强前期引导。主要面向盐城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制约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发展、科技安全等专项,逐步推行“揭榜挂帅”方式遴选项目。

强化对创新主体的支持。近年来,盐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取得明显成效,高企数量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但青黄不接、持续增长乏力问题正在显现。《激励政策》不但在面上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对企业研发给予奖励,同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杆企业给予大力支持,旨在打造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群体。

强化对科创平台载体的支持。全市创新平台载体总体上数量不多、层次不高,缺少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综合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激励政策》中明确加大高能级载体平台建设支持力度,力争尽快取得新的突破。同时,在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孵化全链条建设等方面都作了政策安排。

出台专门实施意见,

推进产业体系升级、产城融合发展

为着力构建盐城经开区、盐城高新区开放发展新机制,不断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赶超提供有力支撑,还出台了针对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交汇点记者看到,《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围绕强化目标定位激励、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体系升级、聚焦财税金融服务、强化发展要素保障等五部分,细化了15条推进举措,构建形成支持盐城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515”政策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产业体系升级方面,《实施意见》强调,要强化产业布局协同。支持盐城经开区加快发展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推动形成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重抓产业集群培育。支持盐城经开区打造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先导区,推动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创建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关于支持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记者看到,《实施意见》围绕强化目标定位激励、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体系升级、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强化发展要素保障、完善宜居功能配套等六部分,细化了18条推进举措,构建形成支持盐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618”政策体系。

《实施意见》明确,促进主导产业发展。支持盐城高新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积极拓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领域。加快“智改数转”步伐。支持盐城高新区打造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先导区,创建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搭建多边合作平台。支持盐城高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先进园区开展合作共建,探索跨区域孵化“飞地模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卞小燕 祝洁

编辑: 裔兆群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content_hash":"dc49332b——此文章转载于互联网,文中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阿里巴巴国际站

阿里巴巴国际站成立于1999年,是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一个业务板块,现已成为全球数字化出海服务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累计服务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600万活跃企业买家,近三年支付买家的复合增长超过100%。

阿里巴巴国际站致力于让所有的中小企业成为跨国公司。打造更公平、绿色、可持续的贸易规则。提供更简单、可信、有保障的生意平台。它始终以创新技术为内核,高效链接生意全链路,用数字能力普惠广大外贸中小企业,加速全球贸易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国际站将赋能全球3000万活跃中小企业,实现全面无纸化出口、货通全球。

  • 我要开店
  • 在线咨询
  • 活动日历
  • 获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