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开店
广东外贸实现跨越发展 进出口总额全国第一
发布时间:2019-10-02
来源:央广网
1145
用手机看

20191015日,珠江南岸、琶洲塔下,第12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将如约而至,迎全球客商。“中国第一展”广交会见证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也见证着广东外贸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开启了外贸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1962年至2018年,广东外贸进出口从1.91亿美元增长到10851.03亿美元,增长5680倍。1986年以来,外贸总额连续33年全国第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外贸年均增速高达17.7%,占全国外贸比重由1978年的7.7%攀升至2018年的23.5%

2018年外贸首破7万亿元人民币

历经60多年发展变迁,2019年春季第125届广交会上,2.5万家外贸企业亮相,20万采购商参与,成交额超过300亿美元。

改革开放前,广东与全国各地一样,对外贸易由中央统一经营。1979年,广东省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上报,建议广东试行“外贸大包干”。1980年,“外贸大包干”政策在广东落地试行。下放计划权、外贸经营权和利用外资审批权等系列措施,打破了高度集中、独家经营的旧体制,极大调动了全省外贸积极性。

顺德大进制衣厂、东莞太平手袋厂、珠海香洲毛纺厂……全国首批“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企业也蓬勃发展,创造的外贸收入成为广东出口中最重要的增长点。“建厂后,不再用脚踏设备,全部换成电动的。按件计酬后,连学徒都能拿100元。”东莞太平手袋厂第一任厂长唐志平回忆。

1986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跃居全国第一,达68.1亿美元,是1979年的3.6倍。此后33年,广东再也没有让出外贸“头把交椅”的位置。

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与增长方式转变,释放出广东对外开放的巨大活力。一时间,“全国外贸看广东”。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显示,19792000年,广东外贸年均增长23.7%,出口总额于1987年突破百亿美元,1994年广东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达到历史峰值,达40.9%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大门向广东敞开。20042007年,广东外贸一年踏上一个新的千亿美元台阶,到2011年,广东进出口总额达9133.3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16.5%

2013年,广东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18年,总额达10851.03亿美元,首破7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占全国比重达23.5%

“广东一次又一次抓住机遇,凭借开放基因,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感叹。

民营企业成长为进出口第一大主体

2019年上半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超过50%,对外贸增长贡献度高达229.2%,远超全国110.2%的水平。

创立于1978年的广东民企格兰仕集团,如今正持续加快向“一带一路”市场扩张的速度。“我们‘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说,这不是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研发、策划、市场、销售、服务“打包走出去”。

省统计局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由最初的以国有企业为主,到外商投资企业快速发展,再到民营企业渐成主力,多种经济类型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1995年,广东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532.1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1.2%,首次超过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成为广东第一大进出口经营主体。随后,外资企业保持快速发展,到2006年,其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例达到历史高点65.5%

2007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157.66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8.3%,首次超过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

2018年,广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5.7%48.9%45.2%,民营企业首次成为广东第一大进出口经营主体。

20122018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0%,比同期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高9.5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是全国市场化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随着广东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广东民营企业不断崛起。”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小云表示。

贸易结构转型 走向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前,广东出口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农副产品占出口额的六成以上。改革开放后,广东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带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逐渐成为广东对外贸易出口的中坚产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外需市场低迷,“世界工厂”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核心优势开始减弱,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似乎走到了“生死关头”。

“不转型只有死路一条!”在转移到东南亚和推动企业整体转型之间,东莞市硕科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冲如选择了后者。

“机器换人是被逼的!”东莞唯美集团尝到自动化生产的甜头,并非主动出击。2009年,唯美集团在经历了第一次自动化转型失败后,锲而不舍地引进了第二批自动打包机。此后数年,企业共投入3亿元,不断改进技术和管理,基本实现自动化生产,节省生产用工2200人,生产效率提高10多倍。技术研发队伍却从数十人增加到200多人,新产品不断涌现。

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表示:2007年广东提出产业转型,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也进行转型升级。从单一的引进订单进行加工转向引进国外先进装备、技术等,使广东进口贸易额不断攀升,进出口趋于平衡。”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省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当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的比重达到43.6%,超越加工贸易。

如今,走进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的厂房,灰尘漫天、机器轰鸣、人声喧闹的景象已成历史。一眼望去,车间干净无尘,工业机器人灵活运转,进口精密设备高效作业。

一批高附加值的“广东品牌”正在世界崭露头角——东方电气的核电设备用到了法国核电站,广州亿航的184载客无人机亮相迪拜上空,华讯方舟成功研发世界首款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柔宇科技柔性显示技术领跑全球。

2018年,广东计算机集成制造产品出口达36.18亿美元,20122018年年均增长10.9%;生命科学技术产品出口30.25亿元,年均增长10.4%;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出口13.77亿美元,年均增长22.1%

曾经,全球每卖出4双运动鞋,就有1双产自广东。“但如今,全球每卖出4架无人机,只有1架不是在广东生产的。”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行长兼广东行政总裁何舜华感慨。

外贸伙伴从80多个增至240多个

清晨时分,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的中外运码头,集装箱排列有序,吊装机不停运作。随着汽笛声响,一列挂有“中欧班列”的铁路集装箱专列,将用15天时间横跨亚欧大陆,直达俄罗斯莫斯科。

现在在广东,中亚班列、中欧班列满载商品,分别以每周23列、每周1列的频率稳定驶向“一带一路”,有效畅通了双向贸易。

“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是广东外贸市场多元化的重要“目的地”。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18年,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占当年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2.5%

70年来,广东对外贸易伙伴不断丰富。20世纪60年代,与广东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80多个,1978年增至145个,至2018年则超过240个。

“越南市场增长很快,这里有将近1亿人,人口结构非常年轻化,大疆的产品都很对他们胃口,需求越来越大。2018年我们在越南的销售额约4000万元人民币。”大疆科技海外销售经理林德君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的贸易往来、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了我们企业的业绩,也把更多优质的‘中国制造’带给当地市场。”格力电器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紫鹏透露,近5年格力在越南营业额年均增长30%,预计到2020年在越南销售额将达4000万美元,可进入越南市场前三。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国际一流湾区建设提速。广东正继续加快粤港澳合作进程,推进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并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

“‘一带一路’市场非常庞大,前景很好。我们希望更好地与广东省强强联手,打响粤港澳大湾区品牌,开拓新兴市场。”香港贸发局东南亚及南亚首席代表黄天伟表示。

上一篇:暂无上一篇
下一篇:暂无下一篇
  • 我要开店
  • 在线咨询
  • 活动日历
  • 获取报告